俄軍 【虎觀點】俄羅斯、烏克蘭之戰走進長期消耗戰 澤倫斯基

俄軍 【虎觀點】俄羅斯、烏克蘭之戰走進長期消耗戰 澤倫斯基

俄羅斯為佔領基輔和整個烏克蘭東部發動的主要攻勢皆因戰事不順而無法達成預期目標,俄軍武力的神話受挫,北約組織似乎看破俄軍手腳,加上瑞典、芬蘭倒向,日本態度轉趨強硬,俄羅斯不可能同時開闢東西兩處戰場,未來戰爭的成本將同時拖垮俄、烏兩方。

由於戰爭成本過高,雙方在各方面都蒙受重大損失,最終將是俄、烏的互相妥協,現階段都只是相互打嘴炮,硬撑的感覺,除非俄羅斯真的拿出核武器一決生死。唯一絲毫不損的就是美國,除了重掌北約,也賺進瑞典和芬蘭兩個強大盟國,美軍的兩棲登陸艦,現已經大大方方開進芬蘭。

半島電視台報導,克里姆林宮開戰設定的政治目標過大,超出其武力能夠實現的範圍,俄軍第一波大規模攻勢遭到挫敗,以鉗形攻勢包圍整個烏東的計畫,也遭到挫敗。

俄羅斯對歐洲傳統武力的威脅戰前顯然被高估,到目前為止,俄軍缺乏良好戰略規劃下進展並不順利,俄軍只依靠強大的火力掩護部隊推進,還曾出現大部隊渡河時遭烏克蘭砲火重創全殲的失誤,俄軍強大的神話,在過去的百日戰爭𥚃己被揭底。而這一段渡河被殲的戰役,己成為俄、烏一戰中的經典。

烏克蘭方面,每天至少一百人以上的傷亡,也讓烏軍難以忍受,就算有來自西方國家的支援,但仗還是要自己打,戰損得自己承擔。澤倫斯基不斷強調可以和談的態度,這場戰爭確實十分難熬。

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指出,由於烏克蘭對軍事資源的管理更為明智,在基輔、切爾尼戈夫、哈爾科夫等戰場擊退俄軍,目前正慢慢自北頓內茨克後退,並對南部重鎮克爾松發動反攻,在戰略上相當合理。

雙方都在戰場上付出慘重代價,加上烏克蘭經濟被毀,戰爭在自己國土上打、俄羅斯也難以在制裁中長久支撐,俄、烏或許能在戰場上互有斬獲,但長遠來看雙方的妥協無法避免,而來自戰爭的高昂成本更讓俄、烏雙方難以應付,走向談判桌是可預期的結果。

資料來源:Knowing